什么是勾兌酒?
一說到勾兌這個詞兒,大家都退避三舍,認為勾兌就是酒精加水加香精香料啦。
勾兌這個詞兒呢,其實是被大家給妖魔化了,事實上,勾兌就是釀酒里必不可少的環節,以前的勾兌和今天所說的勾兌那完全是兩回事兒。
在沒有發明調香白酒以前呢,勾兌是指酒調酒,用老酒調新酒,用特殊的調味酒來提升酒的品質,提升酒的香味,提升酒的口感。
而到今天呢,完全變了味,原因是什么呢,這個地方給大家講個小故事。
一、這兒就要說到我們一位偉人,他自己特別喜歡酒,這位偉人是誰呢,就是我們的國酒之父。
茅臺集團的辦公大樓前面,他有一尊塑像,塑的是誰呢?不是毛主席,是周總理,這個雕像的基座上面,刻著四個字,國酒之父。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周恩來的話,也沒有茅臺集團的今天,也沒有飛天茅臺市值萬億的今天的一個風光景象。
周總理是一個特別關愛自己子民的人,他自己也特別喜歡喝點小酒。
二、1935年紅軍長征路過茅臺鎮的時候,很多戰士,把這個燒坊里面的酒,茅臺鎮燒坊里面的酒拿來擦傷口、洗腳。
后來周恩來總理發現了這個種情況,就要求大家,說如果要打酒,一定要銀貨兩訖,按照正常的交易程序走,不能占老百姓的便宜。
在這個過程當中,醬香酒和我們的工農紅軍結下了深厚的友誼,而這個酒呢也給周恩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三、在開國大典上面,選擇的國宴是周總理老家的淮陽菜,那選擇的國酒呢,就是產自茅臺的賴茅酒。
在60年代,周總理希望全國人民都能夠喝上酒。但是大家都知道60年代這個糧食是非常稀缺的,那有沒有什么辦法能夠讓大家都喝上這樣的酒呢?周總理就給白酒的專家組下了一個任務,說你們要想用科學的手段解決老百姓、解決人民喝酒的問題。
四、于是,就有了這個調香法酒,大家參照朗姆酒的做法用玉米、甘蔗等等這些原料,去釀造醇度很高,醇度達到百分之95以上的食用酒精,然后再去分析各種香型里面酒的主體香,根據不同的主體香去調制不同香型的酒。
打個比方說,濃香型的酒,它的主體香是己酸乙酯,那食用酒精加水加上己酸乙酯這個物質,也就是我們說的香精,調在一起就能夠具備濃香型的典型風格。
清香型的酒呢,它是乙酸乙酯,同樣的調法也能調出清香型的酒。
但是醬香型的酒沒辦法,這個到現在都不知道它的主體香是什么,現在的醬香酒據說有1700多種香味,所以你沒辦法找出他的主體香是什么,也沒辦法調出來。
五、勾兌這個詞兒,也正是因為可以調各種香型的酒之后,為大家所熟知。
大家一知道調香法白酒都是非常抵觸的。所以說到勾兌,確實是被大家給“作”壞的一個詞,“no 作,no die”的“作”。
今天的茅臺鎮,勾兌呢,我們基本上都已經拋棄用這個詞兒了,我們說叫“勾調”,酒調酒,以酒調酒,以酒養酒,我們不添加任何的外來物質,我們不添加水,也不會添加任何香精、香料等外來物質。